圖片

3月2日

由中華全國總工會

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

2021年“大國工匠年度人物”發布活動

在廣州揭曉評選結果

來自不同行業的10位頂尖技術技能人才

榜上有名

2021“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名單”

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

艾愛國

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測量工

陳兆海

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焊工

盧仁峰

廣州海格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無線電通信設計師

張路明

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四院7416廠班組長

徐立平

中國航發黎明工裝制造廠數控車工

洪家光

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二采油廠第六作業區48隊采油工

劉 麗

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107廠數控銑工

劉湘賓

中國兵器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十四分廠工具鉗工

周建民

北京金隅天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龍順成公司工藝總監

劉更生




10位大國工匠

用高度的責任和精湛的技藝

以匠人之心,鑄大國重器

充分彰顯了各行各業國企人的

使命擔當和崇高精神

其中更是有五位優秀傳承者

來自于金屬加工領域

現在就跟著小雄一起

去看看大師們的成就吧!


艾愛國

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焊接顧問


  他是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,榮獲“七一勛章”等多項國家級榮譽。

  50余年堅守焊工崗位,為冶金、礦山、機械、電力等國家重點行業攻克400多項焊接技術難題,改進焊接工藝100多項,年過七旬仍奮斗在科研生產第一線,是當之無愧的焊接行業“領軍人”。


周建民

中國兵器淮海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十四分廠工具鉗工


  他有一雙神奇之手,工作39年來,完成創新成果千余項;他有一雙可靠之手,研制的16000余件專用量規無一發生質量事故;他有一雙精準之手,憑借眼看、耳聽與手感,使專用量具達到微米級精度。
  執著忘我練就一身功夫,巧思鉆研成就創新達人,一人一冊培養后輩新人,他用行動詮釋著工匠精神。


盧仁峰

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焊工



  他從事焊接工作42年,即便左手因工傷落下殘疾,仍選擇繼續堅守焊工崗位;他單手掌握十幾種焊接方法、練就精湛的獨臂焊接絕技;他創新操作法,在我國新型主戰坦克等重要裝備的制造過程中,突破技術瓶頸,為國防軍工事業作出了突出貢獻。


洪家光

中國航發黎明工裝制造廠數控車工


  他以精妙絕倫的手藝和孜孜不倦的鉆研精神,潛心研究航空發動機葉片磨削加工的各個環節,自主研發出葉片磨削專用的高精度金剛石滾輪工具制造技術,39歲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。

  他先后完成200多項技術革新,解決了300多個生產難題,以精益求精的“工匠精神”為飛機打造出了強勁的“中國心”。


劉湘賓

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九院7107廠數控銑工


  閱兵式上的防務裝備、奔月的“嫦娥”、入海的“蛟龍”、導航的“北斗”等大國重器導航系統的關鍵零部件—陀螺儀,有很多出自他和他的團隊。

  從事銑工38年,練出將陀螺儀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亞微米級的絕活,以精準的導航擦亮大國重器的“眼睛”,在以微米度量的世界不斷超越,一次又一次大寫中國!


  國之工匠,展現中國制造力量,是舉辦“大國工匠年度人物”的初心,也是雄關機械一直追求的目標。



圖片



成都雄關機械 的20位高級工程師,15位中級工程師,15位初級工程技術人員,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,追求這些技術大師的腳步,努力創造著不平凡的奇跡。

雄關機械堅持從每一個零部件材質的挑選做起,堅信好的原材才能做出好的產品;追求技術進步至革新,追求產品質量的臻極,用心做好每一件產品!